星火·链网是为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而谋划布局的面向数字经济的,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的“国家级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星火·链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在我国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同时推动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星火·链网”新型基础设施将在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降低社会运行信任成本,助力数据要素更高效的流动和配置,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将深刻影响和重塑经济金融组织和社会治理模式。
星火·链网基础设施将区块链与互联网域名、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标识深度融合,构建涵盖技术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产业生态构建能力、监管支撑能力、国际治理能力在内的能力体系,探索创新应用发展模式,将对产业数字化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带动赋能作用。
星火链底层采用“1+N”主从链群架构,支持标识数据链上链下分布式存储功能,同时既可支持同构和异构区块链接入主链。在全国重点区域部署星火·链网超级节点,作为国家链网顶层,提供关键资产、链群运营管理、主链共识、资质审核,并面向全球未来发展;在重点城市/行业龙头企业部署星火·链网骨干节点,锚定主链,形成子链与主链协同联动;超级节点和骨干节点具备监管功能,并协同运行监测平台,对整个链群进行合法合规监管;引入国内现有区块链服务企业,打造区域/行业特色应用和产业集群。
星火·链网骨干节点(苏州工业园区)为区域型骨干节点,服务范围覆盖园区本地产业,同时辐射周边区域。 依托星火·链网骨干节点(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连接星火·链网与园区本地产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建立起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区域型星火·链网基础设施。完成与北京超级节点的锚定对接,协同推进跨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使数字经济成为园区跨越式新发展的引擎。 通过星火·链网骨干节点(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形成完备的区块链以及新型标识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动新兴技术在园区及周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全面深度应用,充分发挥骨干节点连接器作用,赋能区域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地方产业快速发展。
建成后,一方面带动地方现有区块链应用聚集在骨干节点上;一方面培育地方创新应用,促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实现基础设施生态闭环:以骨干节点提供的基础服务为支撑,以链上地方特色应用为引领,催生大规模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能优化、存量盘活、绿色生产,通过推动这些区块链新模式与工业制造、车联网、金融、能源、5G等产业协作,打造区域产业生态,推动区块链在更多场景、更大规模实现累积式发展。
星火链底层采用“1+N”主子链群架构,可支持同构和异构区块链接入主链,星火链主子链群架构如下图所示。
主链通过注入核心资产,包括公共数据、标识资源、标识解析和监管规则等对外提供基础服务;从国家层面构建互通能力,以及“穿透式”监管手段,为保障链群高效运行和整个链群生态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子链主要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独立设计,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区块链现有基础,促进区块链在更多场景、更大规模实现累积式发展。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子链支持其具体的个性化业务活动,并支持其独立执行共识,实现数据安全隔离、高性能运行。
采用多链融合技术,支持可插拔的“1+N”主子链群架构,各行业可根据业务需要定制其底层链功能及应用服务,旨在面向全行业构建一套链网协同基础设施
对新型分布式标识及现有标识体系的多标识根区数据资源管理服务,并提供同时兼容新型分布式标识体系和现有标识体系解析模式
作为区域型骨干节点,面向本地产业提供丰富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帮助本地优势产业快速落地区块链应用,推动跨主体、跨产业的协同合作
通过国家主链为行业子链背书,确保数据可信性,同时国家主链为各个节点和用户进行可信认证,保证在整个链群结构中的天然可信性
各行业子链业务模式和过程共识机制由其独立运行,并根据主链规范实现同构/异构区块链的跨链交互和互操作
通过国家主链背书,同时为各个节点和用户进行可信认证,并接入链网许可监管规则,对接入主链的同构/异构区块链实行穿透式监管提供